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计委关于2002年全省秋种工作指导意见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秋种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来年之计在今秋”的思想,把明年农业生产提前到今年秋季来安排,把秋种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全力抓。对冬闲田土较多的地区,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秋种覆盖率。
  其次,要立足一个“早”字,狠抓秋种工作的进度。各地对秋种工作要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提前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的调运、检疫、储备和供应工作。在水稻灌浆、乳熟期,要发动群众做好稻田开沟排水、晒田等工作,秋收后要抓紧翻犁整地,以利秋种作物及时播种移栽。同时,要抓住季节,适时播种。油菜育苗移栽,务必在“秋分”前播种育苗,在“霜降”前移栽结束;小麦要尽量缩短播期,在“霜降”前后基本播完;马铃薯要在来年“春分”前基本播种结束。
  第三,要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坚持旱地多种小麦,稻田多种油菜,以利夏秋作物茬口衔接。马铃薯在我省生育期弹性较大,适应范围广,抗灾能力强,产量稳定,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各地要尽量扩大面积,力争多种。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大力推广粮肥间套技术,扩大旱地绿肥、稻田绿肥、果园绿肥、茶园绿肥,并积极开展绿肥的综合利用,着力解决好绿肥留种问题。城郊区和工矿区,要多种蔬菜,并推广名、特、优、新、稀品种,满足市场需求。低热地区,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势,稳定发展早熟蔬菜,并高度重视品种调整和市场衔接。奶牛、肉牛养殖区,要结合畜牧大省建设和“百亿工程”的实施,积极扩大饲草种植,并作为秋种结构调整的一项重点,把种草养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畜牧业发展。
  第四,要加大科技含量,努力提高生产水平。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农业实用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办好示范样板,实施好高产示范工程,不断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全省计划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900万亩,小麦包衣种85万亩,油菜育苗移栽500万亩,稻田油菜免耕栽培20万亩,“双低”油菜430万亩,平衡施肥690万亩,绿肥留种基地30万亩,脱毒马铃薯22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200万亩。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继续组织实施100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化示范工程和100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补助,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
  第五,要以蔬菜生产为切入点,突出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是当前农业生产的热点问题。从今年秋种开始,各地要将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纳入议事日程,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取得初步进展。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和企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二是调查清理农业投入品市场,防止禁用农药投入生产;三是结合沼气工程建设,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四是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突破,切实保障城乡“菜篮子”安全。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