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涉外经济“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涉外经济“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通知
(川府函[2002]248号)


  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涉外经济人才的培养,事关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涉外经济“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总目标,以提高涉外经济工作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四川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施人才战略和人才培养工程,用现代科学知识院实人才,改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创新能力,为我省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从今年开始到“十五”期末,实施涉外经济“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即以省为主培养100名涉外经济专家型人才,以市、州为主培养1000名涉外经济带头人才,以县(市、区)为主培养10000名涉外经济实用人才,在全省迅速造就一支会外语、善管理、熟悉法律、懂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贸易知识的涉外经营管理人才、涉外服务人才、涉外技术人才和涉外研究人才队伍。
  二、任务分工和选拔条件
  按照统一条件、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以省、市、州、县(市、区)为主抓好“百、千、万”涉外经济人才的培养。
  “百”:以省为主在全省培养100名涉外经济专家型人才。其主要条件:年龄在50岁以下,一般具有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通晓英语兼会第二外语,分管涉外经济工作的副厅级以上国家公务员、大中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涉外经济研究人员和涉外经济服务人员。具体由省外经贸厅商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名单,报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审核,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通过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使其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组织能力,在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发挥中坚作用。
  “千”:以市、州为主培养1000名涉外经济带头人才。其主要条件:年龄在45岁以下,一般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级职称,能熟练掌握和运用1门外语,有发展潜力的副处级以上国家机关公务员、涉外经济专门人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使其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组织实施能力,在发展各市、州外向型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
  “万”:以县(市、区)为主培养10000名涉外经济实用人才。其主要条件:一般具有大专学历,初级以上职称,外语基础好,有培养前途的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使其熟悉和掌握涉外经济具体政策规定,提高对外经济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力,全面推动县(市、区)涉外经济快速发展。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