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林业产业,切实抓好六项重点林业工程
(一)绿色通道与村镇绿化工程。“十五”期间,苏南地区绿色通道建设任务为:高速公路、国道及铁路每侧林带宽度达50-100米,省道每侧宽度30-50米,市县级交通干道每侧林带20-30米;建设长江沿线带状生态林,宽度50-100米,京杭大运河、望虞河等流域性河道,每侧建林带宽30-50米,区域性河道每侧营造防护林20-40米,其他河道每侧营造防护林20米。绿色通道建设新增林地50万亩。提高镇村绿化总量,提升城镇绿化水平。大力营造城郊多功能生态林、环城林带,建成一批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镇。至2005年,镇村绿化率由12%提高到18%以上。
(二)丘陵岗地退耕还林工程。苏南地区目前有低产坡岗地360万亩,“十五”期间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在水库周边及坡度15度以上的山坡地,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对土层贫瘠的低丘岗地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促进其自然更新。至2005年,人工造林12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
(三)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苏南地区物种丰富,历史上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自然分布区。要抓紧实施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在太湖、阳澄湖等万亩以上的大型湖泊周围建设线与面相结合、宽度50-1000米的生态林,新增林地30万亩。重点保护东太湖、西太湖、阳澄湖、石臼湖、滆湖、长荡湖等湿地,启动扬子鳄放归自然、野生银缕梅群落等物种保护项目。新建4-5个自然保护区。
(四)林木种苗工程。大力发展林业种苗基地,至2005年,苏南地区种苗生产基地面积达50万亩左右。重点建设江宁宁丹路种苗示范带,吴江省级林木良种示范基地,溧阳板栗良种繁育基地和5个市级中心苗圃。加快组培技术等在种苗产业中的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在苏南地区建立苗木高新技术产业带。积极鼓励发展苗木生产、园林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产业;重点培育武进夏溪、吴江桃源、南京江浦等重点苗木花卉交易市场。
(五)木材深加工工程。充分发挥苏南地区沿江、沿海物流港口交通运输便利、中高档木材加工企业密集的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建设沿江木材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带,建立高档板材生产基地、木质家具生产及流通集散基地,重点扶持5-7家木材加工龙头企业,2-3个家具及板材交易中心。
(六)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建设工程。苏南地区现有森林公园22处,面积50万亩,森林旅游业市场潜力巨大。依托苏南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提高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组建森林旅游网络,促进森林旅游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至2005年,新增森林公园6-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