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繁荣建筑创作,提高设计水平。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市场,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计理念,突出设计作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精品化,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有形市场建设,全面实行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项目招投标制度和信息公告制度,制定项目招标、评标、定标办法,定期发布招标信息、中标信息和政策法规等,规范市场秩序。
三、努力建设“山、海、城”一体的特色城市,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
7、把建设城市特色摆在突出位置。处理好保护、利用、开发的关系,体现地方风情,延续历史文脉,拓展“山、海、城”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风貌特色。吸收国内外建设精华,展现时代精神,丰富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气息,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滨旅游城市的品质。适应迎奥运建设需要,突出海滨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国际一流的奥运设施和具有文化、休闲、娱乐、观光功能的精品工程,营造独具魅力的人文自然环境。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海交通大道和沿线卫星城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保护好海洋和滨海岸线,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搞好山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和环保城市。
8、坚持高标准建设。城市建设项目要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把重要干道、大型建筑建成标志性的精品,形成独特的城市标志风景线。加强质量管理,大力推行国际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工程质量备案、房地产开发综合验收等制度。开展争创行业名牌活动,进行精品工程评比,定期进行公示。
突出科技奥运理念,实施城市信息化工程,推广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
9、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海湾大桥、前湾港、机场、高等级公路、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热、供电系统。加大中水回用及垃圾资源化力度,合理开发新水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实施天然气引进工程,提高燃气普及率和供热覆盖率。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视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