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总体目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机构稳定、经费保证、依法管理的防治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以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为工作重点,控制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和布鲁氏杆菌病发病。经过五年奋斗,使我市主要地方病的危害得到基本消除。
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始终不渝地坚持防病治病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基本方针,采取以补碘、补硒、改水、搬迁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地方病新发,满足病区群众最基本的健康需求,推进病区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
三、任务和指标
(一)碘缺乏病
从根本上解决原盐冲击市场的问题,碘盐覆盖率稳定控制在95%以上,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合格率和学校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均达到90%以上,药物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3万例,治愈率达到80%以上。2003年,85%以上区县8—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降至10%以上,90%以上区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2005年,95%以上区县8—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降至10%以下,全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二)大骨节病
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继续在蓝田县和临潼区大骨节病区开展硒碘盐防治工作,每年对10例因大骨节病而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青壮年病人实施手术治疗,争取5年完成60例大骨节病手术。通过综合防治,使我市的大骨节病病区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
(三)地方性氟中毒
首先做好实施防氟改水计划的资金筹集、具体行动计划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以后每年完成一个中等以上病区改水任务。5年内完成我市现有的临潼、高陵、阎良、蓝田、长安共5个中度病区、22149人的防氟改水任务。对全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进行调查,对饮用水氟含量进行调查,对已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全分析检验。
(四)布鲁氏杆菌病
进一步控制人、畜感染发病,畜间羊、牛、猪平均阳性率稳定控制在0.5‰以下,检出的病畜全部予以处杀;重点人群感染率严格控制在0.5%以下,新发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力争全部治愈。
四、保证措施
(一)技术措施
1.抓住主要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碘缺乏病主要抓全民普及合格碘盐,严格控制非碘盐流入我市;大骨节病以抓好硒碘盐供应为主,对生存条件差的重病区采取搬迁、改水等措施,对大骨节病人,施行清理关节腔游离体等手术治疗;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对中度以上病区实施改水工程;布病防治的重点是加强对羊、牛、猪的免疫、检疫,以净化传染源,及早诊治新发病人。
2.强化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开展对病情调查、监测、检验和病人诊断等实用技术的培训,特别是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提高;进一步改善实验室设备,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和仪器设备条件,应能保证省、市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