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真分解细化法定职责,确保执法责任制落实到位。要坚持“两个原则”:即职权法定原则和责权统一原则。划分执法权限,都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落实执法责任,既不能只强调职权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也不能只承担责任而不赋予一定的职权。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审核执法主体和执法依据。依法确定执法主体,将法律、法规和规章分别明确到各个执法机关,并明确主管机关、共管机关和配合机关。解决谁有权执法、以何身份执法、执什么法的问题。二是分解法定职责,确定执法项目。依据本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把法定职责分解为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等具体执法项目,并明确各执法项目的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责任。三是落实执法项目,明确执法权限。将本部门的执法项目依据内设机构的管理权限,分别落实到处科、室及每个岗位,并明确区分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不同执法权限。做到“六个明确”:即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明确,执法项目明确,执法权限明确,执法岗位明确,执法责任明确。
(三)把执法公示制作为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突破口,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开。要求凡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机关或部门,凡涉及审批、许可、收费、处罚等执法项目的,都必须实行公示制。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执法权限、执法项目、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收费标准、处罚种类及标准,办事期限及结果、主办处(室)和岗位人员身份及监督举报的方式等。公示的形式主要是在办公场所上墙公示、办公示栏、在新闻媒体公告公示、上网公示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公示形式,都要以方便管理相对人办事为出发点,做到内容完整准确,职责权限清楚,程序简单明白,一目了然,便于操作。通过推行公示制,争取外部监督,使行政执法做到公平、公正。
(四)明年6月底前,市级各行政执法机关对本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找出薄弱环节,并采取措施认真搞好补课。下半年,全市组织一次检查或抽查,以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到位。
二、搞好执法责任制的向下延伸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
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在重点抓好本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抓好执法责任制的向下延伸工作,即在各执法主体的派出机构以及下属事业组织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主体的派出机构和下属事业组织,有些虽然不是独立的执法主体,但它们受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委托,担负一定的执法任务,从事一定的执法活动,它们在实际工作中同人民群众有着经常的、广泛的、直接的联系,它们的执法行为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通过建立严格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用制度的形式规范它们的执法行为,才能做到依法行政,确保公民的民主权利。在部门派出机构和下属事业组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是分解细化法定职责和实行执法公示制。这样就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延伸到基层,落实到基层,从而自下而上形成较为完备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