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要重点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健全法制,建设和整合关系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三)整合资源,注重实效。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与软件,逐步推进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带动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
(四)防管结合,保障安全。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手抓安全技术手段开发,一手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根据电子政务建设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手段;按照政务公开和国家安全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信息保密等级。
(五)示范引导,强化辐射。关键是抓好四个结合。一是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又要注重行政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二是要与推进全社会信息化相结合。通过电子政务建设,积累经验,推动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三是要与振兴软件产业相结合。根据应用需要,提出一批需要攻关的软、硬件课题,尤其是应用型软件,引导全省软件开发方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振兴江苏软件产业。四是要与公务员素质提高相结合。通过推进电子政务,促进公务员办事公开、公正、公平,廉洁、高效、务实地为社会服务。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02-2005年,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规范和创新政府行政行为为主导取向,以加强公众监督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要求,加快建设标准统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使信息共享程度显著提高;实现重点业务系统互连互通,并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业务实现网上办公,为机关、企业和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改善和加强各级政务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使全省政务信息化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2002-2005年,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根据国家要求,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运行涉密业务;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由省、市、县(市)三级横向网和若干纵向网构成,有条件的县(市)可延伸到乡(镇),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要统一标准,利用统一网络平台,促进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