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台我市新的外贸出口扶持奖励政策措施。沿海和成都、重庆等西部一些城市外贸出口其所以增长势头强劲,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扶持奖励政策。他们扶持奖励的范围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出口或出口增长奖励,企业货款贴息,出国推销摊位、布展补贴,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贴,以及出口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标准化、质量认证等奖励或补贴;扶持奖励资金随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同步增加。我市的外贸发展基金设立比较早,近年也在增加,起了重要的鼓励作用,但比较起来,适用范围有些狭窄,资金规模也应适当增加。从我市出口跨跃发展出发,2003年将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的基数确定为320万元。今后随着外贸出口额的增加,外贸出口发展基金也将相应调整增加。外贸出口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我市扩大外贸出口奖励和地产品出口贴息。
2.划拨我市外贸信息系统建设专项资金。为加快全省外经贸信息化工程建设,陕西省政府从财政拿出180万元。参照省上和兄弟省市的做法,考虑到我市财力状况,在预算中一次性安排30万元,用于我市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
3.主动汇报、积极争取省政府依据我市出口在全省的比例,给我市划拨国家给陕西省的“西部地区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4.大力推进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动员、指导更多的进出口企业用活用足“免、抵、退”政策,协调尽快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利用多种渠道缓解外贸资金紧缺。
5.盘活外贸大楼资产。对在我局名下的外贸大楼的全部资产进行盘活,充分发挥资产运作的功能,做到保值增值,增加积累,为我市外贸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思路是:在不需向政府申请财政投资的条件下,对外贸大楼资产进行评估,并用评估后的外贸大楼资产做为国有资本,同时吸收社会上各类资金,积极组建一个国有控股,以资产经营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并充分利用外经贸经营范围宽、信息量大的优势,创建我市外经贸进一步发展的新平台,吸引和凝聚外经贸优秀人才,稳定外经贸骨干队伍。在发展中积极积累资金,按上市公司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待条件成熟后,积极上市,求得更大发展。同时用该公司增加的资金弥补我市财政对扩大进出口贸易支持的缺口,以此带动我市外经贸企业向多元化、集团化、实业化发展。
2002年12月17日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