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央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改善重点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和扶贫开发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重要手段,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落后状况,使贫困地区由解决温饱向实现小康迈进。
  (二)奋斗目标:解决和巩固全省76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重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达到或接近当地同期平均水平;解决正常年景下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重点乡、村群众的交通、电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二、基本方针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进一步激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促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二)坚持连片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加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产业开发,带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全面开发。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扶贫开发必须与计划生育、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严格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防止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和人为破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先扶志。强化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强不息意识和奋发进取观念,努力克服“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思想。积极鼓励和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五)坚持突出重点,扶贫到村到户。以山区、黄淮滩区、低洼易涝区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区域为重点,以重点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扶持对象,使各项扶贫措施进村入户。除交通、水利等较大的基础设施扶贫开发项目由县、乡规划并组织实施外,所有能投放到村到户的项目,都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做到规划到村,帮扶措施到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