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教育局2003年工作要点

  3、积极探索运用资源经营理念发展教育的新途径,形成教育更大优势。充分利用青岛地缘优势和教育基础优势,努力把青岛教育做成品牌,推向市场。主动与国外学校、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打好“西部牌”,使我市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帮助学校运用资源经营理念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通过资源重组、联合办学、名校办分校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的规模。
  加快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管理较好、产品有发展前途的校办企业和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企业,做大市场。校办企业在搞好经营的同时,要完善与学生实践教育相关的设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进一步做好学生统一着装和教育内需产品供应工作。
  六、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力争在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
  1、加快建设一支政治素养高、法律意识强、懂教学、会管理的校(园)长队伍。通过干部挂职、任职培训、提高培训、外出培训、境外研修等多种渠道,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干部任期制、聘任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干部运用法律管理教育的能力,年内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继续办好“四五”教育政策法规讲习会。
  2、深入开展“树良好教师形象,创教育服务名牌”活动,改进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完善家访制度,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倡导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师德理念,引导教师敬业奉献,促进学生发展,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开展“名师爱心行动”,组织名师定期为特困学生义务辅导。年内组织辅导100场次。以《教师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动员全市教师广泛参与《青岛市教师法实施办法》的起草和落实工作,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3、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和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加大教师教育投入力度,通过与华师大、山师大联合建立教师教育基地等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依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青岛教师培训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核心,加强校本培训管理,积极推进“培训菜单”的开发,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便捷性。配合新课改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需要,搞好市级骨干教师、管理者及培训者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4、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搞好教育人才开发工作。规范竞争、聘任行为,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局属单位初级教师职务实行以考代评试点,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建立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定点联系乡镇、联系学校制度及优秀骨干教师到偏远学校、相对薄弱学校服务制度,鼓励学校之间采取跨校聘任、跨校兼课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人才交流,促进农村和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建立青岛-济南特级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跨地区教育人才资源共享的途径。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实现教师在公办、民办学校间的平等交流。鼓励和引导师范类毕业生到偏远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