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压缩两项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提出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对全市两项资金占用情况,实行月监控、月分析、季通报。全市已经排出20户企业进行重点监控,逐月检查、督导。各系统也要排出本系统的大户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实行警戒线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企业赊销和风险防范制度。要坚持不见钱不发货、不清旧欠不发货、不签合同不发货、不考察对方的信誉程度不发货的原则,同时把产品销售与货款回收结合起来,谁销售谁负责货款回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产生新的拖欠。三是建立健全企业库存积压产品和呆坏账的处理核销制度。企业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完善库存积压产品和呆坏账的处理核销制度。对核销的应收账款,企业要账消案存,积极催收,减少坏账损失。四是运用现代易货贸易手段,压缩两项资金。各单位要制定出工作计划,积极推进。总的要求是,今年全市中二型企业要全部在易货贸易中心网站上发布信息,力争盘活库存产品。
(三)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品牌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提升品牌层次,壮大品牌群体,以品牌产品带动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品牌经济发展新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名牌战略。每个企业都要牢固树立创名牌意识,坚持实施名牌战略和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路子。要根据产品现状和发展需要,制订创名牌产品规划和计划,找出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差距,确定目标,制定措施,组织攻关和改进。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质量改进和创名牌的激励机制,把创名牌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并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中型企业和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并完善技术中心的功能和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结合,形成长、中、短期研究开发,既层次分明又相互衔接的完整创新体系,努力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规划一代”。
抓好名牌产品培育。制定名牌梯次培育计划,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纳入青岛名牌培育计划,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加大投入。鼓励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等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引导一批优势企业开展品牌策划和运作,以品牌建设带动企业发展,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全国质量管理奖。拓展名牌战略实施范围,在全社会培育和认定服务品牌,带动服务业发展。建立名牌产品量化评价办法,实行名牌动态管理,落实国家级名牌奖励政策,构建争创品牌激励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