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村工作办公室、市果业工程办公室南昌市果业工程2003-2005年发展意见的通知

  2、我市十年来果业生产的主要成绩
  我市自1990年实施果业工程以来,按照省、市关于发展果业工程的规划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1991──2001年近十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果业正逐步成为南昌市农业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主要表现在:
  ──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到2001年底,全市累计发展果树面积40多万亩,投产面积15万多亩,全年水果总产量可达9893万斤。
  ──建立了一批水果生产基地。水果基地遍布四县三区,全市共有大小果园3400个,成片面积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27个,1000亩以上的行政村25个,5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500户。
  ──形成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优质品种。安义县的杨梅洲4号枇杷、杨梅,进贤县的早熟桠柑、南方早熟梨,新建县的柑桔、大白桃,南昌县的金沙柚、胡柚,湾里区的脆蜜桃等品种,既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又具有较好的品质和市场。其中进贤县的早熟桠柑,进贤县、南昌县的金沙柚在全省柑桔类评比中荣获了银奖。安义县奈李荣获全省优质单株三等奖。安义县万场果业基地还以其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较好的果品质量,被省批准为“无公害果业示范基地”。
  ──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到2001年底,全市累计水果产量18.027万吨,累计总产值达1.8亿元。全市有许多果农靠种果走上了致富之路。安义县新民乡赤家垅村小组人均4亩果园,纯收入8000多元,黄洲乡山背村孝俑村小组,人均5亩果园,人均果业收入1800余元,新建县石埠乡竹园村的程茶庚,承包开发的760亩果园,仅目前投产的胡柚、柑桔、桃等年收入就达13万元。湾里招贤镇的杨圣高,种植100亩柑桔、桃,年收入8万多元。
  从发展前景上看,我市果业生产大有可为、大有前途、大有潜力。一是果业在全市已具有相当规模。每年我市新栽果树面积平均都在3―4万亩左右,南昌、进贤、安义和新建县的果树面积,分别达到6.5万、10万、8.9万和8.4万亩,为果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果业已成为继粮食、油菜、蔬菜等种植业后的第四大产业,果业可望发展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二是发展果业,特别是发展成片果园,综合配套发展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休闲渡假庄园,有着很高的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价值,产业链延伸的势头很好;三是果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全市可适应种植果树的山坡、旱地在60万亩以上,加上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全市还林可种果树面积更为可观。现在全市低产果园有18万多亩,如果加以改造,产量可增加1―2亿斤,且水果品质、效益都将大为提高。此外,发展农户庭院经济,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也不可低估。当前,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进程中,农村广大农民都有栽树种果的积极性和迫切愿望。因势利导发展果业生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良好,也是我市落实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