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的通知

  15、继续加强教师、校长培训。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要真正在广大教师中确立起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遵照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校庆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要求,让广大教师“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和人事机制,全面实施校长、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规划,继续“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第二层次培训,继续实行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培养等一系列有效的制度。
  16、进行教育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加强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水平的关键。要全面推进以教师岗位聘任制为代表的学校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建立富有竞争性的用人制度和人员流动机制,完善人才中介机构。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实施聘任合同制。用人单位还应制订支撑聘用制度运行的内部配套规章制度,促进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
  建立与新型教育人事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教育人才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发挥才能。要形成让全国、世界的优秀教育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向上海集聚的环境和氛围。要促进教育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17、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实现新的跨跃。继续深化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硬件设施、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标准化建设,要通过规范建设、检查评估,使现有的后勤社会化工作更健康有序地发展。
  继续探索学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鼓励学校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破除“等、靠”的消极观念,克服自满、畏难情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全国各地的成功经验,争取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18、以教育研究为先导,增强现代化教育内涵建设的能力。继续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一是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文化趋势的要求,继续做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实施具体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是根据高校基本规模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制定体制改革的框架方案,编制今后5年上海教育基本建设的总规划。三是针对上海将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中外合作教育条例即将颁布等背景,以及推进学前教育与终身教育工作的需要,进行有关实施法规、规章和方案的研究。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