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成百所中职校的建设。结合上海产业结构的特点,完成10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建设60个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形成职业教育的品牌。启动新一轮职业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在完成10个公共实训基地基础上,再建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4、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推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上海的一大特色,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5、继续发展社区教育,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的要求,努力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学校资源,继续加强本市社区教育工作,完善上海社区教育网络,加强社区教育规范化建设。加强社区的青保工作以及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加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宣传力度。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老年教育是上海社区教育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发展老年教育。网上大学、空中大学和广播大学要不断充实教育教学内容,使老年教育的覆盖面有较大扩展。
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加快现代化教育内涵建设
上海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重视与加强教育内涵的建设。通过加快教育内涵建设的步伐,使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真正走上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落实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
6、不断提高上海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超前规划上海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的启蒙教育,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化的早期服务机制、科学化的育儿指导方法和多样化的早期指导形式,形成社区、家庭、托幼机构整合的学前教育格局,逐步普及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的指导,科学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要大力推进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课程教材编制工作要贯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渗透信息化的理念,要与试验工作实现互动。要加大推进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试验。要推广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价,推动学校形成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保障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