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信息技术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集成化、自动化水平以及连续加工过程的控制水平,使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70%以上,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90年代末水平。
(四)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流程效率和技术水平。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产品开发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并争取建成15-20个省信息化示范企业。
(五)用信息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市级新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比重达40%以上,省级以上新产品的应用比重达40%以上。
(六)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销售系统。规模以上企业上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重点企业全面推行电子商务。
三、主要任务
“九五”期间通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我市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主导产业。“十五”期间要趁势而上,把它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构筑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生力军。要突出四个重点:
(一)要重点开发和应用光通信技术、电子产品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与网络外部设备开发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超净超纯技术、有线无线接入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技术和电子产品配套加工技术。加快发展新一代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设备、通信光缆、数字式电视机、液晶显示器、扫描仪、笔记本电脑、复印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激光拾音头、净化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计算机与网络外部设备、数字化电子产品和宽带通信等产品。
(二)要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培育一批上规模的软件企业和上水平的软件产品。进一步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力度,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宽广的软件产品的产业化,促进我市软件企业上规模、软件产品上水平。各级、各单位要大力吸引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和人才到苏州来兴办软件企业,重点建设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和昆山开发区中的“软件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要进一步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以创新为核心,产业化为目标,共同开拓软件产业。要加强计算机应用,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EC),以应用促开发,培养一批会应用和懂开发的两用人才。要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重点推广IC设计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软件,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和最终产品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