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信息分析、反馈和使用制度,有效地利用信息。镇(街)与市(区)计生部门对采集的原始信息要进行认真地筛选、整理、归纳和分类,并结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群众的需求有哪些,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分清群众需求的重要程度与层次、提炼出群众的核心需求、主要需求和一般需求以及潜在需求,查找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找准当前的主要矛盾。对群众提出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各级计生部门要认真解决,合理利用。一方面将分析后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镇(街)计生办,指导其及时对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方法加以调整,将涉及相关部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加以处理。另一方面将一年来采集积累的信息,结合每年一次的群众需求信息集中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用于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
(二)建立科学的工作计划制定程序,实现科学化决策。
1、确定工作目标与任务。将群众需求、上级要求、亟需改进的工作与本地承受能力四方面作为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基本依据,重点将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共性需求与迫切需求,作为决策的第一依据,并根据工作范畴、资源情况的不同,注意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及潜在需求,因地制宜确立本年度的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一般工作目标和任务及创新工作目标和任务。
2、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与任务确定后,要着手拟定年度工作计划草案。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指导思想,二是本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三是具体落实措施。
3、论证调整完善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草案拟定后,要征求基层与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调整、修正、完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确定后,应就计划的制定情况编写计划说明书,并报请上级计生部门审核同意。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抓好工作落实,有效实施所做决策。
一要本着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群众需求和工作需要的原则,努力建立符合本地优质服务需要的配套制度。重点围绕宣传教育制度,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制度、技术服务制度、随访服务规范,村级计生工作规范、依法行政规范,村(居)民自治与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检查监督指导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群众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反馈规范、考核评估等制度、规范进行梳理、归类与分析。二要坚持置身社会平台,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协调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quot;“不求我有、但求我在”的精神,努力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三要注重宏观调控,注意与建立“单位负责、属地管理、社区服务、居民自治”的计生管理体制、建立计生利益导向与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四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做好现场指导,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基层加以解决。五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业务培训,优化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六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
(四)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估促进工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