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强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全方位整合国有资产,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步推进事业单位等其他各项改革。
深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根据新一轮改革思路,加快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制定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的实施计划和步骤,积极推进重点骨干企业整体改制,示范、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尽快实现产权多元化,中小型企业加快资本民营化,确保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国有资本退出50%以上,中小型企业公有资本全部退出;市商粮供物直属企业公有资本退出50%以上;建筑企业改制面达到95%,国有资本退出75%以上。大力整合政府资源,加快推进公共产品形态和资源形态国有资产市场化步伐,集中使用部分货币形态国有资产,促使特困企业安全退出。
统筹抓好其他各项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多元化分配制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继续深化行政管理、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快城镇、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建立和完善产权、土地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健全市场经济信用体系。
(四)突出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坚定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的理念,全力营造全民招商的强烈氛围,促进“三外”工作全面发展。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分析、及时把握国际资本流向,积极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加快推进服务业、农业、城建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开放。进一步加强各类开发区功能建设,大力培育招商引资的新载体、新亮点。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相结合,支持鼓励优势企业利用优质资产与国外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合作。切实抓好已签约的20项重点利用外资项目的跟踪、考核和落实。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和外经规模。大力培育外贸经营主体,主动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和生产企业获得外贸出口经营权。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抓好工程机械、纺织服装、冶金铸造等大宗传统产品出口,支持15家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企业。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招标,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着力抓好管道二公司苏丹石油管线三期等重点项目的实施。
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府目标管理,在行政机关普遍推行首问负责制、政务公开制和“一站式”办公制,建立重点工作推进责任制,强化督察考核,加快构筑服务型政府。加大综合整治、督促检查和社会监督力度,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塑造“诚信徐州”。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