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增长12.2%。其中国有基建和国有技改投资分别完成102亿元、39.8亿元,均增长10.7%。争取国债和国家、省投资20.8亿元,五年累计争取国家、省投资88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9.1亿元,列全省各市前列。60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67.5亿元,连徐高速公路徐州段、徐塘电厂扩建、七里沟汽车交易市场等31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私营个体经济成为新亮点。市属工业改革、发展、脱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06家企业改革方案付诸实施,92家困难企业启动生产,盘活存量资产65.1亿元;56家商贸企业完成改制任务;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123.7%;自营出口2.38亿美元,增长33.9%;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营业额1.12亿美元,增长31.8%。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金分别增长21.9%和48.7%。全市私营个体投资137.7亿元,增长34.3%,建成各类民营工业园区67个。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全市财政收入完成65.56亿元,增长23.5%(同口径增长16.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68亿元,增长34.9%,财政集中度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8亿元,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398.3亿元,增长5.9%。消费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进一步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火炬计划50项,新上星火计划项目62项。新增国家级示范高中2所,现代化示范初中14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7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3568元,增长5.2%。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55%,“两个确保”和“低保”得到较好落实。年初确定的12件实事进展顺利。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较突出。传统产业调整步伐缓慢,高增长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集团偏少,经济持续发展的均衡性较弱;改革领域需进一步拓宽,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进度不快,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
  二是开放型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开放型经济总量偏小,外向度较低;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0.6%和2.4%。县域工业化水平偏低,非农产业规模小、发展慢。六县(市)工业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3.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低7.5个百分点,绝对值仅占全市的33.1%。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