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蠡湖新城环境绿化景观建设
重点完成环湖路风景林带、沿湖景观绿化(太湖大巴至宝界桥)、蠡湖退渔后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犊山大坝旁的生态岛建设。
(九)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速丰林、经济林2万亩,花卉苗木3万亩。启动无锡与苏州市际望虞河沿线(无锡段)生态隔离带,发展意杨速丰林、经济林、苗木基地2000亩。启动无锡与常州市际沿线生态隔离带,发展阳山片区水蜜桃5000亩。完成江苏阳光集团5000亩苗木基地建设,张渚镇退耕造林2000亩,西渚镇退耕造林、苗圃建设3000亩,锡山区羊尖、港下、安镇、东湖塘等苗圃基地1万亩。
(十)森林公园及人居环境建设工程
完成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启动江阴要塞森林公园黄山湖景区和要塞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结合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宜兴国家森林公园。切实抓好城镇公共绿地建设,完成惠山钱桥农民公园、惠山市民公园、锡山市民公园、锡山港下农民公园、甘露农民公园、宜兴宜城镇四季公园等公园绿地建设。结合现代化示范镇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镇村建设,以江阴新桥、锡山东湖塘东升村为示范,着力抓好村庄美化、绿化。各市(县)、区都要抓好2-3个生态示范镇村,其绿化覆盖率要达40%以上。
四、主要保障措施
建设“绿色无锡”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全面完成“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
近年来,国家、省对林业工作都非常重视,周边城市林业都出现了跨跃式发展的态势。我市林业总量少,分布不均,质量不高,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造林绿化是城乡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绿色无锡”建设。建设“绿色无锡”,在观念上要从我市农业以产品贡献为主逐步向生态和环境贡献为主转变,布局上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策略上从分散进行向集中实施重点工程转变,投入上从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向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引导“三资”投资开发林业的方向转变,力量上从部门林业向社会林业转变,确保我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二)增加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除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外,市政府今年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资金5000万元,并在近几年中逐年增加专门用于“绿色无锡”建设。具体补贴标准为:列入环城绿带的沪宁高速、锡宜高速(西漳——陆区)、环太湖公路(硕放——南泉)、马陆公路以及锡澄高速、梁塘河块状绿地、广益块状绿地造林用地每亩每年补贴600元,连续8年,市、市(县)区两级各半承担;沿江高速、宁杭高速、锡宜高速(陆区——宁杭高速)、新长铁路、太湖生态防护林造林用地每亩每年补贴500元,连续8年,市、市(县)区两级各半承担;8年后,农民的土地租金由林木产权人给付。其他造林绿化将实行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