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城绿带工程
根据我市城区现有自然状况及道路交通建设状况,建设以四路三片为主要框架的环城绿带。四路即沪宁高速公路、马陆路(马山——陆区)、锡宜高速公路(西漳——陆区)、环太湖公路(硕放——南泉);三片即大浮[HT5,6"]山[KG-*3]军嶂山森林片区、十八湾森林片区、马山森林片区。到2005年四路两侧建设各250米生态林带,其中环太湖大道按生态景观带规划设计。加强对三个森林片区山林的抚育和管理,切实做好林地管理、林相改造、森林防火及病虫防治工作。
(三)城郊块状绿地工程
根据我市森林资源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无锡特大城市规划的框架内,重点在城郊结合部尽快建设梁塘河、兴塘河、藕钱(藕塘与钱桥间)、藕胡(藕塘与胡埭间)绿地等一批面积较大,标准较高,效果较好的城郊森林生态园,三年内建设总面积不低于1万亩的块状绿地。锡山、惠山、滨湖区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区周边规划建设成片森林。
(四)江湖河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
环太湖控制5公里范围为太湖保护协调区,其中沿湖1公里范围不得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沿湖规划200米宽的生态防护林。到2005年,建成86.2公里太湖大堤内侧200米的护岸林带,建设面积2万亩;完成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上溯5公里两侧各50米的林带建设,建设面积1.06万亩;在宜兴市湖边至渎边公路地区,滨湖区湖边向内2公里平原区范围内建设8.5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
加强长江岸线防护林建设,在江阴北部要塞森林公园及利港镇西北部的沿江地区建设防护林,江阴境内各主要通江河道两侧建设20-50米的防护林。建立[HT5,6"]氵[KG-*3]鬲湖水网及东氿、西氿保护协调区,沿湖规划建设100米宽的林带,结合城区建设建立东氿、西氿环湖绿带,形成城林交融的优美环境。
完成京杭大运河、梁溪河、锡北运河、锡十一圩、锡澄运河、望虞河、钟张运河、锡溧漕运河等五级以上航道两侧林带建设,每侧宽度30-50米。加快区域性河道两侧绿化。
(五)市际生态隔离带工程
根据苏锡常都市圈绿地系统规划,至2005年,重点建设好三条城市生态隔离带。苏锡之间,沿望虞河在无锡境内规划2公里宽的控制范围,建成从硕放——漕湖500米宽的生态隔离林带。无锡与常州之间结合城镇边界有机地进行小城镇之间的绿化隔离,充分利用阳山、杨市水蜜桃基地开辟成片林地。无锡与江阴之间主要是沿江高速两侧规划250米宽的控制范围,建设100米宽的林带,与新长铁路、锡澄高速、锡宜高速公路防护林带连成一体,成为网络状的绿地分隔空间。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