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紧急情况报告和发灾后的灾情速报两方面。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前兆或异常,要在第一时间报警,迅速转移群众,并尽快将紧急情况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一旦灾情发生,基层部门在知情后要尽快逐级报告。对伤亡数字要尽量报告准确,避免出入太大。要特别强调,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向同级政府报告的同时一定要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及时与否与通讯畅通有关,汛期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保持通讯畅通。
四、三条措施要保证
保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
简易观测措施—灾害隐患点要建立简易观测措施。例如,在地面开裂的两侧打桩或涂油漆标志,进行裂距观测;在乡镇或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置雨量器,进行降雨观测;在水沟中进行流量流速观测等等。
灾前报警措施—灾害前兆或紧急情况出现后,有关人员要及时报告。对群测群防点要配备哨子、警报器、号角、铜锣等发音器材,并保证仪器能正常使用。各点要固定一种报警器材并让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熟悉报警声音。一旦警报声发出,群众要迅速作出反应。必要时可进行适当演练。
紧急避让措施—灾害隐患点在紧急情况出现后,要有避让措施和疏散群众的办法。在村子附近的安全地带选择一个临时躲避场地,指定一条或几条安全疏导群众的行走线路。躲避场地和行走路线一定要选择在没有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地带,要让有关群众熟悉线路和场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准备帐蓬、被褥、饮用水、食品等防雨、防寒、防饥物资以及适量的急救药品。
附件2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编号:
灾害
基本
情况
灾害
位置
类型及
其规模
诱发
因素
威胁
对象
监测
预报
监测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监测的
主要迹象
监测主要内容
手段及方法
临灾预报
判据
应急
避险
撤离
预定避灾地点
预定疏散
路线
预定报警
信号
疏散命令发布人
值班电话
抢险单位及负责人
值班电话
治安保卫单位及
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