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实完善产销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升级。蔬菜生产方面,引导菜农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生产,扩大市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牲畜屠宰管理方面,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青岛市生猪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强和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管理,提高“放心肉”上市比重。按照《规划》要求继续调整压缩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场,科学规划中心定点屠宰厂,力争年内使全市各级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116处压缩到90处以内。二是要科学合理地发展无害化、产业化的养殖基地,提高牲源质量。三是减少代宰规模,全市各生猪定点屠宰厂代宰总量不能超过总屠宰量的40%。四是严格运输管理,防止二次污染。豆制品生产方面,进一步提高市控豆制品生产厂规模和技术条件,规范“即时豆腐”生产点经营。销售环节,积极推行现代化的流通方式。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发展生鲜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便民店以及农改超等形式完善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商品的推荐和宣传,提高品牌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切实完善调控体系建设,保证市场供给稳定。合理安排储备规模,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今年安排夏淡季速生菜500亩,冷藏储备和滚动储备蔬菜100万公斤,冬季储备大白菜200万公斤,节日储备蔬菜80万公斤,牲肉储备总量3000吨,提高应急调控能力。各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抓住市场需求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合理组织生产和货源采购,保证市场供给不断档。
(五)切实抓好“菜篮子”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加快立法。颁布《青岛市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开展《青岛市牲畜屠宰管理条例》的前期调研,进一步为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二是依法监管。建立对“菜篮子”商品质量稽查制度和通报制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无证非法上市及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依法规范“放心肉经营牌”的使用和管理,并加强对机关、学校等集体食堂进行检查。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各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规范经营,对检疫检验工作出现质量问题的定点屠宰厂,取消其市级定点屠宰厂资格;对检测工作不到位的无公害蔬菜监测单位,取消其无公害蔬菜监测单位资格。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协会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职业培训、商品推荐等方面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组建青岛市豆制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六)切实完善示范带动体系建设,促进“菜篮子”工作全面发展。一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新品种的推广运用进程,不断提高产业层次。二是发挥科技带动作用。以市蔬菜科技示范园为基地,引进国内外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带动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特色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蔬菜档次和生产规模。三是继续推行“放心食品进社区活动”,引导放心消费,规范放心经营,促进放心生产。积极实行进货登记、备案、公示、承诺和信誉卡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三、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