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我市2002年无公害蔬菜产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具体措施
  (一)加快基地建设,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市级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技术和生产标准。
  1.调整生产基地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在现有17个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点计8000亩地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自然、品种区划为前提,在无公害蔬菜环境监控范围内,按照百亩成方、千亩连片的规划,逐步形成万亩基地。积极尝试在郊县农区建设绿色蔬菜基地,开发山区、半山区的有机蔬菜基地,拓展无害化蔬菜新领域。在近郊以生产精细菜、包装菜和加工菜为主;中郊以生产保护地果、瓜、花、菜为主;远郊以生产外销白菜、胡萝卜、甘蓝等秋菜为主;农业区以生产补淡季菜和特色菜为主。计划开发品质好、感观强和口味鲜美蔬菜品种10个。继续加快蔬菜品牌注册工作,争取3个品种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资格,提高我市无公害蔬菜产品档次和知名度,增强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
  2.加强技术培训,全面实施生产技术规程。要强化农民种植无害化蔬菜意识,实行基层部门服务连环责任制,推广适用先进技术和无害化农药化肥。拟办100期培训班,培训2万人次,重点培训学习《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出台20个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及相应的补充标准,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要规范基地管理,依据《哈尔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管理办法》,区、县(市)、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落实。基地选址、品种选择、培育秧苗和肥、水、药使用,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对基地与农户实行身份管理,每个基地都要设立标志牌,田间设立生产技术规程宣传板,建立农户档案,探索建立代码证书制度,强化菜源身份管理。
  3.搞好配套服务,提高产业化水平。由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设立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窗口,通过网络及时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及农业标准化信息。积极开展哈市无公害蔬菜产品名牌评选工作,落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规定》要求,受理无公害蔬菜标志的申请工作。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思路,计划扶持无公害蔬菜销售公司、加工厂等龙头企业2─3户,建设无公害蔬菜育苗中心1处,扶持外销中介组织与大户5个,把龙头企业、蔬菜基地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生产资料供应到蔬菜生产、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