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无锡市主要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意见的通知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危害
  近二十年以来,我市的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一)滑坡、崩塌。主要分布在宜兴等地。滑坡、崩塌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宜兴市和锡山区。岩溶塌陷对城市建设,公路等交通设施构成潜在危险。目前,我市发生的岩溶塌陷虽未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在局部地区对公路交通和农田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三)采空区塌陷。集中分布在宜兴市。采空区塌陷大幅度降低了地面标高,破坏基础设施。
  (四)地面沉降。是我市分布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目前,苏锡常及沿海平原地区城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地面沉降灾害。苏锡常地区沉降量大于200毫米范围已达5000平方公里,其中沉降量大于1米的范围已达到350平方公里,在我市西部沉降漏斗中心,最大地面沉降接近2.5米,不少地方地面高程不足1米,据最新监测资料显示,前洲分层标地面高程仅为0.26米,已接近海平面。目前地面沉降仍未完全控制。地面沉降不仅损失了宝贵的高程资源,而且对区域防洪、生态环境和地区建设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地面沉降灾害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十分巨大。
  (五)地裂缝。自八十年代末在惠山区钱桥镇毛村园发生地裂缝以来,全市在乡村、小城镇和城区,累计已发现16处地裂缝,集中分布在惠山区、锡山区和江阴市等10个乡镇。地裂缝地质灾害直接破坏建筑物,造成的损失常常较大。据初步统计,全市因地裂缝损坏的房屋累计1000多间套。其中江阴市长泾镇双平集团九层办公大楼,因建造时未实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大楼恰好建在地裂缝带上,建成仅一年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就因严重裂缝而被拆除。仅此一例,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千万元。江阴长泾镇镇区的农民新村、邮电局及银行等大楼因建在地裂缝易发带两侧,随着地裂缝的发生发展,部分房屋已成危房。此外,我市长江岸线主要由松散堆积物组成,在特定的地质结构和水流作用下,易产生江岸坍塌,将会造成岸线资源浪费,港口码头淤塞、破坏,水利设施失效并严重影响航运、铁路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市不良土体主要为软土,分布于太湖平源沉积区。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承载力低的特点,易产生不均匀沉陷,直接损坏建筑物。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标准和划分结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