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昆明市2003年大春生产意见》的通知

  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今年大春生产任务的完成,提出2003年大春生产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市大春生产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坚持粮经并重,突出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优化布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
  工作目标(详见附表):
  1.全市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8.83万亩,粮经比例达到60∶40;
  2.粮食产量确保84万吨;
  3.蔬菜种植56.7万亩,产量89.5万吨,产值7.3亿元;
  4.花卉种植6.33万亩,产量13.6亿枝,产值3.4亿元;
  5.全年种植业产值较上年增长5%以上。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市的农业生产虽然实现连年丰收,但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仍需高度重视,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慢、收入水平低的状况还未发生根本改变。各地决不能因为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就放松对农业的重视,不能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就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要牢固树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来抓。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
  立足各地资源,突出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逐步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促进主要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扩大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创立品牌产品,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市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城郊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产品生产。中远郊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扩大优质水稻、优质玉米、优质专用加工型马铃薯、优质食用豆类等高效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大的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边远贫困地区要在稳步解决温饱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加工型马铃薯、优质杂粮、优质食用豆类和饲料粮。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