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要充分利用市区相对较密的道路网,打通局部支路瓶颈,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分担主次干道的交通流量,提高道路利用率,满足机动车进入街巷、社区的交通需求。
五是调整公交站点、线路设置。要按照“一站三线”和“与路口间距100米以上”的原则设置公交站点、线路,尽可能减少公交车停靠、起步和变道对路口交通的影响。鉴于目前人民路、干将路、三香路上公交线路较多情况,有关部门要分期实施“一站三线”。
六是合理调整部分人行道宽度,将较宽的人行道开辟为非机动车道,将非机动车道拓展为机动车道或公交车专用通道,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道路的交通容量和通行能力。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占道停车、设摊、违章搭建的整治,消除影响交通畅通的路面障碍,保证交通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七是加快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燃油型助力车的淘汰速度,确保实现全年淘汰“三车”33万辆的工作目标,其中26万辆的燃油型助力车的报废淘汰工作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要加强对无牌无证、非残疾人驾驶残疾人专用车等违章行为的整治。
四、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确保路口交通有序。
一是加强道路交叉口交通管理。要在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口,安装定时与感应相结合的控制信号,配置倒计时显示器,使机驾人员、行人明确信号时间,提高路口交通的快速通过能力。对主干道上的沿线支路、居民小区和单位进出通道口,要设置停车、减速让行标志、标线,进一步明确优先通行权。同时,在有条件的主干道路段设置中央隔离,对沿线进出的车辆实行右进右出的管理措施。对干扰主干道交通较大的支路、沿线居民小区和单位的进出通道,将引导其利用支路绕行,最大限度减少对主干道交通的横向冲击。
二是按照与环境相协调,与古城风貌相匹配,与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合理设置、更换、调整各类指路、指示标志和隔离设施。年内,在人民路、干将路的古城区路段进行改造试点。
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可变信号情报板,交通广播电台,快速发布动态交通信息,加强交通诱导,提示驾驶员提前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尽可能避开交通拥挤路段。要结合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加快交通控制中心三期工程的建设,提高有效控制中心城区交通的管理效益。
四是完善路面停车设施,规范停车秩序。公安、市政公用部门要成立专门小组,对市区道路进行一次全面勘察,确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停车场的设置规范。对有条件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路段,须经公安、市政公用部门审核批准,设立停车标志,漆划停车标线。机动车停车场由公安机关安装停车“咪表”。在明令禁止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路段,要规范设置禁止停车标志、标线,为纠处违章停车提供执法依据。
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形成文明交通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