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加上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群众生活水平不高、教育科技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新形势下,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领导方式还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需要,有的扶贫开发措施落实得不够好。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清醒认识扶贫开发在我省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集中精力、务求实效,抓紧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必须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全面把握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充分看到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开拓创新,锲而不舍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大力度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抢抓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指导方针、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坚持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加快脱贫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1)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原则。统筹新阶段扶贫开发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统筹小康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规划,整合力量,分步实施。(2)坚持突出重点原则。以一类重点扶贫乡(镇)、村为重点,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解决温饱问题和抑制返贫为主要目标,集中扶持,整村推进。(3)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原则。实行规划到村,项目覆盖到户,资金到村,措施落实到户。(4)坚持项目管理原则。做到项目依据规划,资金跟着项目走,检查验收到项目,加强管理到项目,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根据上述原则,对全省贫困人口的扶持实行分类指导:第一类,对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经过帮扶可以解决温饱的156.7万贫困人口,着重实施开发式扶贫,帮助他们改善基础条件,通过项目带动或者扶贫到户措施,努力在三年内越过温饱线。第二类,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46万贫困人口,用十年左右时间进行易地搬迁,配套解决土地、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创造稳定脱贫的物质基础。第三类,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107.6万特殊贫困人口,通过建立和有步骤地实施特困群众救助制度的办法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与此同时,对初步越过温饱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865元之间的540.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帮助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努力抑制返贫。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