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时限:2003年年底前完成市传染病医院扩建工程前期筹备工作,2004年完成扩建工作;市级传染病备用医院建设分3年完成,2003年年底前完成医院选址和前期准备工作,2005年建成;2003年年底前各区市传染病门诊建设全部完成;五市三区重点镇的卫生院传染病门诊建设和其他镇卫生院建设,200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3.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科研机构建设,建立急性传染病防治研究机构,提高全市传染病科研及临床救治水平。
责任部门:市卫生局、市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完成时限:2005年年底前
(五)建立完善队伍过硬的人才技术支撑体系。
1.建立市级应急反应队伍和预备队伍。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从各医疗卫生机构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人才库。对进入人才库的人员,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平时在各所属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日常工作,定期参加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及现场演练,确保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从人才库中抽调相关人员,迅速组建现场调查、疫情控制、临床救治等专业队伍,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
责任部门:市卫生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
完成时限:2003年年底前完成应急处理队伍的组建工作。
2.建立高水平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队伍。制定应急处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对应急处理所需的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高层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同时,发挥市人才培养和引进专项基金的作用,用3年左右的时间,引进约20名应急处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水平。
责任部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
完成时限:2005年年底前3.制定和落实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深化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改变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职称岗位设置不合理的状况。对新进人员严格实行资格准入;对现有人员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对不适合原工作岗位的人员逐步转岗分流。同时,按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标准,适时调整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充实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执法力量,改善专业技术人才待遇,逐步形成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结构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责任部门:市卫生局、市人事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完成时限:2005年年底前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