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提升两个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品牌,发展强势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加速产业升级。
1.纺织服装服饰。以名牌产品、优势企业为龙头,加快企业重组和产品调整,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设计水平,重点发展中高档西装、针织服装、衬衫等名牌产品,积极发展时装和休闲装,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和纺织服装城。以服装业带动高档面料发展,提高印染整理加工水平。紧跟世界纺织业潮流,加快土工布、医用无纺布和汽车用布的发展。运用纳米除菌技术改造系列装饰用品生产线,扩大功能化、生态保健型床上用品和巾被产品等高档家居装饰用品的规模。发挥双星、孚德等品牌的优势,建立国际化设计、制造、营销体系,提高个性化和时尚化设计水平,重点发展中高档皮鞋、旅游鞋、运动鞋,延伸发展高档运动服装,扩大产品出口。“十五”末,纺织服装服饰业形成320亿元规模,2010年达到500亿元。
2.机械装备。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CAD/CAM、PDM、CIMS等信息技术提升机械装备业设计、制造和检测水平,实现生产设备数控化,提高产品性能。以青岛捷能动力集团公司为主体,开发中小型电站成套设备、大功率拖动式汽轮机组、联合循环机组及控制系统、电站锅炉和阀门等产品。以青岛变压器集团、青岛汉缆集团为主体,发展500KV以下变压器、电力电缆等输变电设备和通信电缆,为电子信息及家电、交通运输设备业配套。以宏大纺机、高校软控、前哨朗普公司为主体,发展纺织机械、橡胶机械、轻工机械、环保工程设备等专业机械,以及三座标测量仪、工业机器人、数字胶印机等光机电一体化设备。适时引进为制造业提供先进装备的大公司。“十五”末,机械装备业产值达到120亿元,2010年达到300亿元。
四、发展措施
(一)实施大项目拉动,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基地。石化业,以乙烯项目为龙头,推进油化一体化建设,适时发展石化下游产品。汽车业,抓好6万辆重卡项目建设,推进颐中汽车与国内外公司的合资。造船业,着力推进海西湾造船基地建设,形成224万载重吨能力。集装箱,以中集集团和香港太平盛世公司项目为抓手,调整产品结构,形成30万TEU干箱、3万TEU冷藏箱和1000台特种箱的能力。钢铁,以浦项15万吨冷轧不锈板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发展高档板材,最终形成75万吨的规模。加快建设黄海橡胶集团270万套子午胎等14个投资过10亿元或利用外资过亿美元的大项目,推进海尔集团1000万部手机等8个投资过5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近期,突出抓好青钢集团80万吨高速线材、澳柯玛集团锂电池、即发集团高档服装面料后整理等60个投资过亿元和海信集团商用空调合资等30个过千万美元的利用外资项目,确保20个项目竣工投产,40个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