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材料及钢铁工业。围绕制造业发展升级,建立新材料特色产业群。重点发展彩色钢板、镀锌板、镁合金材料等新型金属板材;工程塑料、金属塑料复合材料、高性能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工程;以电子家电业需求为主的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光电子材料、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应用;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的新型建材。以新材料技术改造轻纺、机械等传统产业。
以青钢为载体,利用外资,发展家电、船舶、汽车、机车车辆和集装箱业需求的高档冷轧不锈钢板和其他精品板材,提高优质钢、合金钢、汽车弹簧扁钢、高强度标准件用钢比重,实现线材、扁材、板材多品种发展。大力发展焊材,建设全球焊材供应基地。“十五”末,新材料及钢铁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2010年达到1000亿元。
(二)着力培育三个优势产业。重点整合存量,优化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集群。
1.食品饮料业。依托品牌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啤酒、葡萄酒、矿泉水、乳制品以及功能性、特色食品及方便食品。啤酒,要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战略合作,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青啤公司进入国际十强。葡萄酒,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档品种,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份额。矿泉水,要发挥崂山水品牌优势,扩大矿泉水规模,加快发展果蔬汁和茶饮料等新型健康饮料产品。卷烟,要结合青岛卷烟厂整体搬迁改造,扩大一、二类卷烟比重,争创中国名牌。乳制品,要大力培育品牌,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深加工水平。发挥粮油、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优势,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以出口带动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产业集群和超市食品加工基地。利用青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风味食品。“十五”末,食品饮料业产值达到230亿元,2010年达到400亿元。
2.橡胶工业。以黄海橡胶、双星集团为主体,加强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和技术引进,重点发展全钢载重子午胎、适度发展半钢轿车子午胎,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适时建设国家级轮胎检测中心。积极发展帘子布、炭黑、钢丝帘线等上游产品。加快调整胶带胶管产品结构,发展钢丝帘线运输带,建设全球最大的输送带生产基地。发展高附加值乳胶制品,积极开发新品种,扩大出口。“十五”末,橡胶工业产值达到120亿元,2010年达到300亿元。
3.海洋生物工程及医药业。充分发挥我市海洋科研优势,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争取溶栓、心血管、糖尿病、抗肿瘤、抗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生产的实质性进展,积极发展海洋生物材料及医用新材料。以国风集团为龙头,做大中药产业,形成产品体系;积极发展高效缓控释剂、抗生素和合成药物。引进技术,着力发展数字化电子医疗器械,提高医疗装备制造水平。“十五”末,海洋生物工程及医药业产值达到60亿元,2010年达到20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