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市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整顿办)正式挂牌成立,并组织环保、计划、经贸、公安、工商、监察、司法、安监、电力等部门集中办公。环保部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吊销关闭企业的排污许可证;计划、经贸部门负责制定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工商部门负责吊销关闭企业营业执照;电业部门负责对关闭企业停止供电;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秩序;司法部门负责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监察部门负责对在清理整顿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违纪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5.严格执法,狠抓落实
从8月14日起,市整顿办连续一个半月对各县(市)、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察,同时省、市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对巩义市、新密市等地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情况进行现场报道,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各县(市)、区政府都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巩义市确定了市长和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有关局委配合、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新密市为确保双洎河水质持续改善,防止污染反弹,在环保系统内部推行了断面水质月评比奖惩制度,按照局定标准,COD出现超标时扣分包人工资;金水区政府制定了“查处污染防治行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查处污染防治行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6.出境水质与财政罚款挂钩制度果断出台
我市首次引入财政罚款机制,将有关县(市)、区出境水质目标同财政罚款挂钩。对超标的责任断面所在县(市)、区,由市财政按照超标倍数对该县(市)、区实施罚款;对责任目标断面超标严重的,由市政府委托市环保局责令有关重点污染企业停产。此项制度促进了各县(市)、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为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7.严厉查处全市十大典型环境违法案件
我市以抓典型违法案件为突破口,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环保局经过周密部署,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和建设项目进行了摸排整治,确定了荥阳荥广纸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典型违法排污案件,并在新闻媒体上给予曝光,有效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唤起广大群众共同维护环境的意识,在全社会引起了较大反响,有力地推动全市清理整顿工作顺利开展。
在此次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行动中,全市共计出动检查人员9000余人(次),检查企业4000余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106家。通过关闭污染严重企业,我市工业结构得到了一定调整和优化升级,污染负荷得到削减,全市工业废水COD排放总量削减200余吨/年,SO2排放总量削减344吨/年,粉尘排放总量削减344吨/年,巩固了我市环境“双达标”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