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以“五联五共”为主线,找准最佳结合点。各社区要围绕社区共建的基本内容,认真分析和研究本社区的环境和资源状况,抓住薄弱环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资源和精力,整体提高和重点突破并举,努力做到“五联五共”,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生活环境联建,共创示范社区;社会治安联防,共保一方安定;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科教文化联谊,共同提高素质。
(三) 以服务双赢为取向, 抓住工作切入点。社区辖区单位要切实把共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研究社区建设和群众需求的动态情况,把握介入的方式和方法,并将可用资源向社区开放。要通过参与社区共建,在社会上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促进单位事业和社区建设的共同发展。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社会居委会要充分发挥管理、服务的优势,积极为社区辖区单位提供环境整治、治安保卫、创建文明单位等外环境服务,并经常主动上门联系,沟通信息,征求意见,争取社区单位对社区共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大力营造和谐的共建氛围。
四、共建机制
(一) 组织保障和责任联动机制。要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建立联席会议,制订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社区资源共享的制度体系。
(二) 经济补偿和典型激励机制。要根据当前社区辖区单位各类组织的认识水平和社区发展水平的现状,区别社区资源共享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同时,要发挥典型的导向作用,对在社区资源共享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表彰。
(三) 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街道一级专门从事社区资源开发的中介组织,以区别于行政倾向较强的社区共建组织,体现社区中介组织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功能。
五、共享资源
在遵守有关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单位内部设施供社区成员共享。单位内部设施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所有或管理,只为本单位内部成员利用,在管理、使用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下列设施资源:
(一)运动场、游泳场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
(二)会(礼)堂、图书馆、培训教室、多功能厅等教育、文化娱乐设施;
(三)食堂、浴池等生活服务设施;
(四)符合国务院《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要求的医疗保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