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的通知

  对所有疑似病人,医疗机构要立即按规定程序送指定医院或病区隔离治疗。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应分开隔离。对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隔离并实施医学观察2周,一般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必要时集中观察。
  三、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
  加强医务人员防护、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发生。各级医院要对照卫生部颁布的防治非典有关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发热病人就诊工作流程。采取严格的以传染源隔离、病区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为主导的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综合性措施,杜绝非典医源性感染。
  加强学校防治工作。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坚持晨检制度。托幼机构要设立隔离室或观察床,保教人员工作时要穿清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保教人员和儿童应经常用流水洗手。要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室内预防性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强调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墙面、玩具、被褥、地面、电梯、洗手池、桌椅、门窗、卫生间等物体表面要每周消毒1次,毛巾、口杯每日消毒1次,餐具、餐巾每餐消毒。做好晨检和全日观察,及时掌握在园儿童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异常增加时,要及时报告,疾控机构要组织力量调查处理。
  流动人口多的地区,要重点做好应对非典发生较大规模流行的准备工作,防止非典疫情通过流动人口扩散。各地要注意改善农民工的住宿和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便利,使农民工有病及时就医。
  四、加强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
  建立以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区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预防控制非典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农村地区防治非典控制的重点是疫情监测和报告、预防医院院内感染。
  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加强对外来人员(包括外出返乡的农民工、学生、经商等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员等)的管理和监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分散接诊、安全转运、分类隔离、集中救治、加强防护,真正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病死率,防范医务人员感染。
  具体参照《农村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五、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对疫点(包括患者住所、工作场所等)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作参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消毒技术》执行。

第五部分 医疗救治

  一、病人的诊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