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服务项目增多。我市的社区服务发展至今,从内容到形式,从主体到对象都有了突破性进展。服务对象从老、弱、孤、残、困、优(抚)等民政工作对象扩大到全体居民,服务内容也从简单的慰问照顾扩大到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家政、再就业、家电维修、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社区教育、托老托幼、中介咨询等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开展,方便了居民生活,化解了社会矛盾。
四是提供就业岗位能力增强。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业已成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市336个社区已全部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立了就业求职登记台账,并实行了计算机管理。2002年,全市社区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占当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23.%(全市新增就业人数53329个),使3241名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重新就业,占全市再就业人员总数的6.1%。郑州市还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家政服务试点城市,全市共有各类家政服务企业100多家,其中已加入市家政协会的有84家。这些家政服务企业平均每年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万人左右。
五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到2002年底,随着“星光计划”和社区建设“三个一”工程的实施,全市336个社区全部建成了一个面积80平方米、有统一配套设施的居民活动中心,一处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警务室和一支6—9人组成的社区巡防队,一个面积至少80平方米的卫生服务站。“三个一”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1.42平方米,其中居民活动中心(含离、退休服务站)面积4.82万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5.35万平方米,社区警务室面积1.25万平方米。336个社区居民活动中心配备各种活动器材40余种,共计10000余件。社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医疗保健水平,改善了社区治安状况,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二)存在问题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社区建设是一项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它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在城区逐步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新型管理体制,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了社区。“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目前社区工作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岗位等重要职能的发挥。加之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的义务劳动挤占社区工作人员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