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重点:(一)修复今年水毁工程和全面维修现有水利工程,特别是灌区工程要确保渠道通水;(二)以渠道配套防渗节水为重点,进行农田水利综合整治,每个市、县至少要配套防渗一条干支渠道工程和高标准整治一个新的田洋,每个乡、镇防渗硬化12公里输水渠道;(三)每个市、县要除险加固2宗以上小型病险水库;(四)完成年度计划内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基建工程建设任务;(五)修复2宗以上效益较显著的机电泵站等提水工程;(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工程管理,抓好用水计量和水费征收工作,保障我省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近几年我省水旱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水利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说明了水利工作在我省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此,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握形势,统一思想,坚持不懈地搞好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今冬明春农村工作重点,继续推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共同抓,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制订实施方案,抓好组织落实。各市、县要根据本地“十五”水利发展计划和近期水利发展思路,结合今冬明春农业生产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究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制订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山区是我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水土流失敏感区,在山区修建输水工程,方案选择要优先考虑采用管道输水,避免大量开挖山体。不具备建管道条件的,要妥善处理好水利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中,要体现和安排灌区渠道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整治、库区除险加固、农村饮水、提水灌溉等建设内容,着重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社会关注、效益显著、见效快及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
各市、县要早动员、早部署,尽快落实目标任务、完成时间、质量标准等措施,做好发动组织群众工作,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在有效时间内打好“歼灭战”,确保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任务,做到冬修冬种两不误。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水利投入。我省水利工程大多为五六十年代所修建,工程老化,损坏程度严重,加上近年来水毁的破坏,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采取国家扶持一点、地方财政配套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受益农户出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各市、县要确保各项水利专项资金足额到位,同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地财政预算,落实配套资金。有条件的市、县可以把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等方面的水利建设资金进行整合,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