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对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改水改厕工作是为农民排忧解难的民心工程,是改善投资环境,缩短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示范区、先导区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大力宣传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改变不良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提高卫生防病意识,积极参与改水改厕,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多渠道筹措农村改水改厕资金
多渠道筹措农村改水改厕资金,基本原则是“政府导向、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市本级一次性安排1500万元,用于农村改水工作;市(县)、区财政按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每人50元的标准安排,用于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市(县)、区财政同时按改厕户每户50元的标准安排用于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各市(县)、区要对自来水通水工程的建设给予扶持,对一些经济薄弱镇、村要制定相应的更为有力的扶持政策。五保户和贫困户的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解决。农村改水的入户材料成本费和改厕材料成本费,由受益农户自行负担。积极探索和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通过注入部分本金、财政补助、国债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包括外商资本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积极开辟筹资渠道,坚持走多元化投入之路,确保农村改水改厕资金的需要。
(三)科学合理规划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建设
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水厂建设。农村改水工程的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利于群众、便于管理、保证质量”的方针进行。各地要结合农村行政区域调整,按照城乡总体规划,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和地质条件,对水厂的建设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布点分散重复。锡澄地区要按统一规划,统一区域供水。宜兴市对少数布局不合理、运行规模小、经营管理成本较高的小水厂,要结合城镇建设规划,逐步进行撤并、联网,降低工程造价,扩大规模效益,并积极推行区域供水。农村改厕要根据各地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加快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步伐,引导农民改造家庭卫生设施,做到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实施。
(四)探索农村水厂管理体制和管理运行机制
农村供水要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探索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体制。要放开农村供水经营市场,通过特许经营,鼓励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获取经营权,构建农村供水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整体改制、引资改制、切块改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供水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乡水厂组建农村供水集团,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加快农村改水集约化、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改水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