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核定市、区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街道)卫生院防疫专干的编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有人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要保证疾病控制机构的日常工作经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经费和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的全额预算。通过2到3年的努力,初步构建一个人员配置适当、仪器装备齐全、信息网络健全、功能职责明确、运作高效规范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三、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树立大局观念和群众观念,工作重心要从“办卫生”转向“管理卫生”。要强化行业管理,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按照西安市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对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全行业管理。今后几年,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定和完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标准,严格审查,依法监督,严禁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服务要素进入我市医疗市场。二是继续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财政、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要认真落实财税、价格政策,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三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真抓实干,争取医疗服务质量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四、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1部门制定的《
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加大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合理分工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制定预防保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项目和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工作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打破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等界限,加快行业、系统、企业等与所办医院脱钩改革的步伐,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整合、切实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开门办社区,鼓励大型医疗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多方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布点要与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制定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规划和管理办法,依法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的行业规章、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准入和执业监管,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五、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加快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步伐。面对医疗市场全面开放的趋势,选择具有开拓创新、改革意识强、发展前景好,基本具备条件的医院,作为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予以扶持。通过试点,达到通过市场配置医疗资源,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增强医疗机构自我良性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目的,并为深化和扩大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