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民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试行办法
(2003年11月2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3年12月15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162号公布)
第一条 为建立和规范政府决策听证制度,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社会公共事项是指经济和社会事务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下列事项:
(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
(二)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
(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中的重大事项;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的重大事项;
(五)其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第三条 进行重大社会公共事项(以下简称重大事项)决策需要进行听证的,适用本办法。
价格、行政立法等已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听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举行重大事项决策听证,由拟订重大事项方案的机关提出听证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听证会议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第五条 听证会参加人员主要包括:
(一)听证主持人和听证书记员;
(二)听证当事人,包括按规定参加听证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邀请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
(三)拟订重大事项方案的机关、有关机构的代表。
听证主持人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听证书记员由听证主持人确定。
第六条 听证主持人履行以下职责:
(一)确定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
(二)确定听证参加人员的组成与人数;
(三)签发听证通知书;
(四)主持听证会议;
(五)决定是否中止、终结或者延期听证;
(六)签署听证笔录、听证报告;
(七)维持听证秩序;
(八)本办法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听证当事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依法参加听证并获取重大事项方案的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