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积极发展演出业。加快演出业结构布局调整,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大胆引进新型演出业态,开拓和扩大演出市场。有序推进艺术表演团体、中介机构、剧场之间的协作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对有关文艺创作演出单位和放映、演出公司等,有计划地进行企业化改造,逐步推向市场。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演出业,增强演出业活力。加快演出业资源优化配置,适时组建演出集团公司。
(4)加快发展艺术品业。遵循艺术品创作、生产规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艺术品生产企业,推进艺术品业的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大力开拓现代艺术产品和书画、丝绸、陶瓷、内画及其他传统工艺品市场,逐步把我市建成全国区域性书画创作经营中心和艺术品拍卖重点市场,建成全国重要的民间工艺品生产和销售中心。
(5)积极发展会展业。以我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为契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展馆的功能和大型综合文化设施的会展功能,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和展览活动。鼓励各类企业举办全国性、区域性产品博览、展销活动。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要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水平和规模效益,扩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积极稳妥地发展娱乐业。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合理布局,扩张总量,规范经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多渠道投资兴建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发展建设新兴娱乐项目,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娱乐体系。大力发展集娱乐、休闲、旅游、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项目,建设大型娱乐中心。组建电影发行放映集团公司,繁荣电影消费市场。
(7)大力发展体育业。积极改善体育产业投资环境,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开发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形成以体育竞赛、健身娱乐、体育彩票、体育广告、运动人才培养教育、体育项目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结构较为合理,项目较为齐全,管理较为完善的体育产业体系。积极探索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和运作方式改革,稳步推进俱乐部制。培育大型体育产业集团,提升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改革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创造条件,承办各类高水平的比赛。
9、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结合淄博新区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文化、体育、教育等功能园区,到2010年基本完善配套,形成规模。重视和加强对旧城区文化体育设施的改造、更新和建设。区县从自身实际出发,规划建设1—2处较大规模、档次较高的综合性文化体育中心。乡镇对原有的文化站、广电站、基层党校、教育中心等进行整合,组建功能齐全、吸纳力强的文化中心。村居继续搞好文化大院、文化室建设。
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把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龙头和重点。采取财政集中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展示城市形象、反映现代文化发展水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文化设施。“十五”期间,先行开工建设高标准市图书馆新馆(可与市方志馆、档案馆合并建设)和市中心体育场。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建设市博物馆新馆、多功能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到2010年,基本形成档次高、功能全、设施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