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3-2010年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的通知

  启动社区文化工程。以街道社区组织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建立健全城镇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加强社区文化硬件建设,充实完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室),逐步普及居民小区图书室、健身路径等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街道办事处要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进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试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省、市社会文化先进乡镇、乡镇文化站及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扶持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经常性、高质量的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等服务。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进一步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
  发展文博事业。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工作,巩固提高我市文物大市地位。集中力量办好国有综合博物馆,鼓励发展行业博物馆、特色博物馆,积极扶持民办博物馆,建设形成能够反映我市文物资源特点的中小型特色博物馆群。加强对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十五”期间,重点启动“东周殉马博物馆”、“中国兵家博物馆”、“管仲纪念馆”、“姜太公纪念馆”、“贾思勰纪念馆”、沂源县博物馆等博物馆群建设。规划建设齐王陵等大型遗址公园。
  抓好“两级创先”工作。以开展“两级创先”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上水平。国家级社会文化先进县(区)创建数量保持全省领先,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达到100%,市级社会文化先进乡镇达到80%。
  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步伐,运用市场机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政府宏观调控、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形成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1)加快发展现代传媒业。积极推进新闻媒体改革步伐,按照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分离的原则,适时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和报业集团。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把现代传媒业做大做强,报业和广播电视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加快网络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集中办好“淄博时空”、淄博信息港等主导网站。(2)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市齐文化、聊斋文化及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化进程,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重点办好中国(淄博)齐文化艺术节和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打造全国闻名、全省著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好齐文化旅游区、聊斋文化旅游区、大鲁山文化旅游区、商埠文化旅游区、民俗文化旅游区。加大文化旅游的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促销手段创新,多层次开发旅游消费市场,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提高旅游业整体素质,努力把我市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