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保持国家和省级文明单位数量全省领先。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紧跟形势发展要求,区分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和机关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6、繁荣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艺术创作
加大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省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工作力度。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奖励政策,增加创作投入,创作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艺精品。力争实现“五个一工程”每届榜上有名,省“精品工程”继续保持组织工作奖和入选作品总数全省前五名,市“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数量逐年增长。
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并重,不断推出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突出优势和特色,集中研究力量,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把我市建成齐文化、聊斋文化国际性研究中心。
加强新闻和出版工作。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加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宣传力度,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增强新闻宣传效果。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指导性,提高权威性,增强可读性。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努力形成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相结合的高质量节目体系,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综合性多功能传输网络体系,数字化、自动化为主的广播电视体系。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新闻出版企业,健全新闻出版管理体系,建设运转高效的市场管理体系,培育规范健康、辐射鲁中、市场运作的音像、电子、图书等出版物市场。
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倡导创新精神,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淄博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流传久远的精品力作。加强文学、戏剧、电视剧、音乐、美术、书法等重点艺术门类建设,集中培育有更大影响的创作群体和作品集群。在“文华奖”、“梅花奖”、“群星奖”、“蒲公英奖”、“鲁迅文学奖”、“飞天奖”等全国文艺大奖评选中,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7、发展社会文化事业
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突出文化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导向和龙头作用。注重培育城市文化意识和城市文化观念,建立健全城市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城市文化服务功能。注重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由单纯强调功能向注重生态和品位转变,精心雕琢城市要素,塑造城市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建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文化园、文化街、文化带,塑造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城市文化形象。
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个性,重在建设,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以培养人,造就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为根本任务,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增强企业产品、企业营销、企业形象和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文化内涵,构建以诚信、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发展理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