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

  三、强化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粮食主产区基本建设投入力度。2004年,省级财政增加粮食基建投资,主要用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内基地板块的良种工程、科研攻关及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地方财政也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支持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切实抓好防洪保安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排灌泵站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努力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抗旱排涝能力。要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的机遇,抓紧做好相关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申报等前期工作,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要尽快启动,加快建设进度。要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结构,按照优质、高产、稳产的要求,在粮食主产区安排一批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004年,省安排5亿元资金,启动若干个连片种植万亩以上规模的标准化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区。
  抓好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2004年,省优先启动优质水稻、小麦两个粮食品种优势产业带建设,并把产业带的建设落实到生产基地,把生产基地的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把具体项目落实到责任主体,力争用2-3年时间,把两个产业带建设成为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支撑区。在巩固提高荆州、孝感、襄樊等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生产能力的同时,争取新增1-2个国家级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各市、州、县都要因地制宜抓好本地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
  支持粮食主产区乡村公路建设。省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04年,抓紧完成粮食主产区的乡村公路路基建设;2005年,完成粮食主产区通乡、通村公路6000公里,提前实现通达、通畅目标。各地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提高乡村公路建设质量。
  加强粮食主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省新增的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优先安排粮食主产区。各地要继续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农村安全、实用、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要抓好血吸虫病防治,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四、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粮食问题的解决同样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是要整合科技力量,加大对粮食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强粮食科技攻关。二是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扩繁,提高统一供种率,大力推广轻型简化栽培、保优栽培、无公害生产、保护性耕作等先进适用技术。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大型农机具的更新改造,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把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分开。国家重点支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对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的人员实行定编、定员、定任务,并纳入全额财政拨款。对从事经营性的农技人员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四是要抓好粮食生产专业技能的培训。把粮食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尽快传授给农民,落实到田间地头。
  五、努力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