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在裁决申请或裁决调解过程中对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被申请人应当在答辩和裁决调解过程中对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逾期不提供相应证据的,裁决部门可以依据现有的证据作出裁决,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第十二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参加裁决活动。委托他人代理的,必须向裁决部门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第十三条 当事人认为裁决工作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有权申请裁决工作人员回避。申请回避必须陈述理由。是否回避,由裁决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决定并告知申请回避的当事人。
裁决工作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是否回避,由裁决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十四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裁决部门可以中止案件的裁决:
(一)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需追加被申请人的;
(二)拆迁当事人不住拆迁地或者因病住院、出差等,难以通知到会进行调查取证的;
(三)申请裁决书副本或者裁决调解通知无法送达,影响审理期限的;
(四)调解过程中拆迁当事人对房产评估结果提出异议,裁决部门认为有必要委托评估机构进行复核或者鉴定的;
(五)拆迁人未能及时提供安置房源或过渡房源的;
(六)房屋产权人下落不明或房屋产权人死亡,继承人下落不明,需要查明的;
(七)其他应当中止裁决的情形。
中止裁决的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恢复案件的审理和裁决。中止时间不计入裁决期限。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裁决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一)受理裁决申请后,当事人自行达成协议的;
(二)发现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不是裁决当事人的;
(三)作为自然人的申请人死亡,15天之内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未表示参加裁决或放弃参加裁决的;
(四)申请人撤回裁决申请的。
第十六条 裁决部门通知申请人到场的,经通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的,视为撤回申请;裁决部门通知被申请人到场的,经两次通知不到的,裁决部门可以作缺席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