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织实施一批专利试点企业和园区,使试点企业与园区成为我市专利申请的主体;
(六)组织实施一批专利示范乡镇,消除专利空白乡镇,实现镇镇有专利的目标;
(七)进一步加大推进我市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力度,积极引导、推动、扶持一批靠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企业,使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60%以上;
(八)培养一批既懂专利又懂管理的企业专利人才队伍;
(九)选择一批支柱产业和外向型企业,组织指导专利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十)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成效,依法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与制裁侵犯专利权的违法行为,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三、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健全全市专利管理工作体系,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制环境
1.在建立无锡市知识产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2.在原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力量,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与规划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方案,解决实际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全市专利管理、保护、执法、中介服务等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联合工商、版权、公安、经贸、质监等部门,建立反应迅速、统一协调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为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环境。
3.完善市、市(县)区、乡镇与企业三级专利管理网络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全市专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原市、市(县)区、乡镇三级专利管理网络基础上,健全各市(县)、区和各乡镇专利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同时,把现有专利管理网络进一步延伸到各骨干企业。
4.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围绕促进技术创新的中心任务,着力研究制订《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无锡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无锡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无锡市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和规章,营造出促进技术创新的整体政策法制环境,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5.加强指导,提高服务水平。为顺利实施专利试点工作,我市编制《无锡市专利工作指导手册》,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开展专利工作的组织、管理、专利战略的实施与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和基本知识,以提高企业开展专利工作的能力和运用专利战略的水平。
(二)坚持以点带面,积极实施专利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专利制度的运用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