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实施意见

  2、加强配合。各单位在信誉等级评定管理工作中,要加强与其他经济执法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系,不仅在评定时要及时掌握纳税人取得的社会信誉等级情况,使评定的纳税信誉等级有较好的社会认同度,同时还要将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结果,及时抄告有关部门,使纳税信誉等级成为其他部门管理中的参照依据,以不断扩大纳税信誉等级的影响和作用。
  3、稳步推进。从十月份起,我市将全面推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为保证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各单位应本着“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掌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确保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落实措施,务求实效
  各单位应根据市局《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做好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推行工作,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认真做好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建立纳税信誉档案。纳税信誉等级评定是实施分类管理的前提,各单位要对照《办法》的评定标准,特别是对申请A级信誉等级的纳税人,要从严把关,做到宁缺勿滥,使其真正名副其实,并逐步扩大A级信誉纳税人的比例。对C级纳税人,则应保证一定的比例,除有违法行为的纳税人外,对税负明显偏低、经营不正常的纳税人也应纳入C级纳税人。同时,各单位还应根据信誉等级的评定结果,建立纳税人纳税信誉档案,及时收集和记录纳税人违章、违法记录等有关纳税信誉的信息,对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档案记录的情况,及时调整纳税人的信誉等级。
  2、做好纳税信誉等级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工作。市局根据《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发了纳税信誉等级管理软件。为此,各地在实施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工作中,要将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推行工作与纳税信誉等级管理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起来,要组织专门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尽快熟悉纳税信誉等级管理软件的使用,提高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确保信誉等级管理工作能够取得预期成效。
  四、实行差别管理,强化C级纳税人的监控
  各单位要根据信誉等级的评定结果,对不同信誉等级的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并通过抓两头促中间,促使广大的纳税人依法纳税。为此,各单位在为A级纳税人提供办税“绿色通道”的同时,更应突出对C级纳税人的重点监控,使其感到税务监控无时不在,促使其努力提升信誉等级:
  1、组织培训。信誉等级评定结束后,各单位对C级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财务办税人员要组织一次专门的税法知识培训,针对C级纳税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C级纳税人管理要求,督促其提升纳税信誉等级。今后,对C级纳税人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门培训,不断提高C级纳税人的业务素质,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