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趋势预测
根据全市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生特征,结合2004年降水趋势预测,对我市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预测。
由于受区域地质地貌条件控制和降雨因素影响,我市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为主。其中滑坡、崩塌、泥石流分布面积广、数量多、发生频次高,造成的灾害严重,威胁着33021人、6912户、20315间房(含窑洞)、7所学校、3座水库、1座水泥厂、3处古建筑、4处旅游地、1处部队营房、1条铁路、4条主干公路,在区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根据2003年连阴雨持续时间长致使岩土体水分饱和以及2004年全市降水趋势预测,预计全市因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仍然处于高发状态。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区域为沿山6个区县(蓝田县、临潼区、灞桥区、长安区、户县、周至县),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占全市90%以上。其中:骊山、横岭、白鹿塬、少陵塬、神禾塬、八里塬边坡区段以滑坡、崩塌灾害为主,浅山区以泥石流灾害为主;次之为高陵县、阎良区、雁塔区,以突发性的崩塌和滑坡灾害为主。
蓝田县分布有大面积的山地、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塬,是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以及危及对象最多的县。由于地形起伏,地表切割密度大,山坡陡峻,沟谷和边坡极为发育,一旦遇到大暴雨,灾害容易发生,且有群发性和多发性,危害程度严重。预测蓝田县今年汛期降水量大,不排除仍有局部高强度的大暴雨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户县应特别注意秦岭北麓的浅山由采矿堆积的废渣因暴雨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硐采矿山采矿形成的采空区崩塌、塌陷灾害的发生。
临潼区、长安区和灞桥区黄土滑坡、崩塌发育,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塬边坡。特别是由于2003年连续降雨,致使土壤水分饱和,大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差,极易致灾。
周至县108国道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分布多,是历年来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其山前坡地和黄土台塬边坡存在着滑坡和崩塌隐患,不容忽视。特别要警惕浅山因大暴雨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二)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预测。
1.铁路:西康铁路小峪-石砭峪段要特别预防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
2.公路:108国道、312国道、西万公路、户菜公路等穿越秦岭路线,因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滑坡、崩塌隐患点多,是我市地质灾害高发地段,也是历年公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