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省上安排60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其中,2000万元用于“两基”达标奖励。县财政自筹经费不少于省级“工程”配套建设补助的标准,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二)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
1、各县要建立健全中央免费教科书的发放管理制度,确保教科书到校、到人。省、市、县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学校减免困难学生杂费,并为必须寄宿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县、乡政府要因地制宜地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提供条件,帮助改善学生生活。
2、各级政府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贫困初中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初中女生要提供一定的助学金。
3、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三)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1、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要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相结合,与“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相结合。配套资金与中央资金同时到位,由点到面稳步建设。到2007年,基本建成以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网络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2、县级政府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机制,保证必要的运行经费。少数民族县要开发适应民族特点和双语教学需要的远程教育资源。
3、为农村中小学培训一批既懂教学、又懂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师,培训一批设备使用和技术保障人员,使远程教育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按照2003年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到2007年,28个“两基”攻坚县增加中小学教师1.3万名,全省增加中小学教师3万名,基本按省定编制配齐教师。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时调整、配备、补充合格教师。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杜绝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2、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通过采取教育对口支援、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服务期制度和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到项目学校任教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3、增加教师教育经费,加大“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实施力度。及时安排师范院校毕业生到缺编地区任教。研究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帮助老少贫地区加快中小学教师学历教育,增强对高师毕业生特别是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以启动“教师网联”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和资源中心建设,搞好教师校本培训。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