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办法

  (一)宣传、贯彻有关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三)会同有关单位对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名录;
  (四)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抢救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重视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研究人才和濒危项目传承人的培养;
  (五)管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经费;
  (六)依法查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规划、建设、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民族宗教、教育、旅游、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第七条 政府鼓励支持学校、研究机构及其他学术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从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和有关交流活动,对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保护和开发

  第八条 市和县级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本地的历史情况、文化资源条件和自然环境等相关因素,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采取以下四种基本方式:
  (一)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
  (二)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博物馆等方式予以展示、保存。
  (三)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区域,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四)通过对传承人(代表)和传承单位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和振兴。
  第十条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单位可以征集、收购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有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料和实物,征集、收购时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合理作价,对征集、收购来的资料和实物要妥善保管。
  政府征集、收购的资料、实物属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