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全市组织实施攻关、火炬、星火等科技项目173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69项。组织评定市科技进步奖87项,技术贸易成交额达4.92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3%。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按计划全部完成,基础教育进一步强化,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达到100%,初中达到99.49%。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城镇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新增就业人员8.4万人,超过年初6万人计划。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5‰。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47元,增加875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3631元,增加254元,增长7.5%。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过去的一年,是郑州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思发展、谋发展,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自信心、凝聚力、创造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形象有了新的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省会城市首位度有所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面对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清醒、深刻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外向度不高,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等等。对此,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全面分析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经过认真测算,预期主要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其他预期目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增长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实现利润等质量和效益指标进一步提高。
这些预期目标的提出,充分考虑了需要和可能,立足于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巩固经济社会发展业已出现的好势头;立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立足于以人为本,引导各方面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