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

  五、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十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创业创新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规范企业改制和产权交易,促进产权的合理有序流动,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主辅分离,做强做大主业,放开搞活辅业。积极引进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投资者,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合理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
  (十七)建立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确保国有资本投向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产业,促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十八)健全资本进退流动机制,促进企业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健全国有资本灵活进入和退出企业的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的整合,抓好国有资本的运作,积极促进企业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六、转变职能,完善体系,大力优化加快工业发展的环境
  (十九)创建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示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坚持政企分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三乱”等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二十)加快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改善工业发展条件。继续加强水陆交通运输干线、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强立体综合交通网配套能力,加强口岸建设,实施“大通关”战略。统筹和加快电源电网等重大能源基地建设,改善电源结构,抓好能源的供应和调度,保障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区域产权、土地、矿产、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的建设,提高公开化、市场化程度。尽快建立四川产权交易中心。大力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持成都建成西部现代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和社团自主组建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中介组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分割向市场一体化转变,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
  (二十一)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对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财政技改贴息等资金重点向优势产业和企业倾斜;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服务,完善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租赁融资等投融资方式;建立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的原材料、技术改造所需资金的“绿色评审”通道,加快建立多形式、多元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整合信用信息资源,2005年初步建成以工商、银行、法院、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为主的“全省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着力打造“信用四川”。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